隨著出生率上升,開放二胎政策的推行,母嬰市場可謂基礎實、空間大,行業(yè)發(fā)展全面。PC端延伸應用品牌認知高,移動端也憑互聯網基因創(chuàng)新突圍。母嬰與電商結合開放發(fā)展,與社交的結合延伸價值。投資機構也多方看好母嬰市場,但是,快樂媽咪CEO陶建輝表示,“母嬰行業(yè)有一個的缺點,就是周期特別短,孩子0至6歲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,沒有一個產品能夠全部搞定。能做大的公司,就是讓他購買大量的東西!
母嬰市場的生存狀態(tài)到底是怎樣的?互聯網從PC端發(fā)展到移動端,母嬰市場該走社交路子還是工具模式?
母嬰市場生存狀態(tài):OMG!群龍無首卻蛋糕巨大
貝貝網CEO張良倫覺得,“目前的B2C行業(yè)存在很大的問題,只有通過一個專業(yè)的B2C垂直平臺才能去解決,本身的玩兒法已經變了,如果用傳統的玩兒法去做肯定沒有機會!
張良倫曾經在做導購平臺的過程中,在諸如化妝品這一塊,發(fā)現能夠給聚美導流的流量非常大,每個月的流量能夠很快增長,還有唯品會、京東等,但在為母嬰平臺導流的時候,發(fā)現并沒有一個很好的平臺能夠往下走。母嬰市場缺乏一個真正樹立起品牌、叫得上名字的平臺。
仔細梳理母嬰垂直B2C的時候,張良倫發(fā)現,母嬰的許多平臺仍舊以賣貨的思維來做,絕大多數做垂直B2C的企業(yè)是被庫存拖死的,因此,“母嬰市場需要一個思路的改變,現在的母嬰市場群龍無首,與天時地利人和有很大關系!彼J為,母嬰市場機遇和挑戰(zhàn)并存。
隨著80后以及互聯網“原住民”90后群體里中,做媽媽的人數的增長,對母嬰產品網購環(huán)境產生很大的變化,線上環(huán)境越來越成熟;此外,移動電商到來、用戶的消費需求也開始裂變,以前用戶只需要一個淘寶就可以了,現在消費習慣產生裂變,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他認為專業(yè)、可信賴的平臺。
但是,母嬰電商整體而言還是以天貓、1號店、唯品會等綜合平臺為主,而諸如貝貝網等獨立的B2C平臺大多將國外的奶粉、紙尿布引進國內,尚未成大規(guī)模的垂直平臺,而且許多母嬰產品在打價格戰(zhàn),并沒有形成對品牌機制的重視。
工具or社區(qū)?這是個偽命題!C2B或為母嬰市場新模式
“如果從移動端切入,母嬰平臺到底是以工具還是社區(qū)形式滿足用戶需求的?”曼圖資本合伙人孫繼軍提出,針對“媽媽”這個群體,移動互聯網以怎樣的一種形式和商業(yè)模式去抓住她們的消費心理?
阿姨來了聯合創(chuàng)始人鄒小舟覺得,從工具角度切入會更加穩(wěn)妥一些,因為從工具角度,“功能性也會更強,針對性也會更強,也會能夠激發(fā)起有這種需求人群的消費訴求!
“這跟孕嬰童行業(yè)有一個巨大的特點是有關系的,社交對媽媽是真正的剛需,所有做孕嬰童只要做社交肯定能起來,但她們止于三歲這個檻,因為三歲以后要么是基于小區(qū),要么是基于幼兒園,你已經有了你的社交網絡了,所以媽媽們的社交欲望和需求是弱化了。所以我認為在這個行業(yè)是非常有特點的,社區(qū)開始吃起來是容易,但是往后走擴展空間是很大,迄今為止國內沒有一家真正做大的公司!笨诖齼簞(chuàng)始人麥田如是認為。
高榕資本合伙人張震則覺得,“這是一個偽命題!”并以阿里巴巴上市為例,阿里上市時被投資人問得最多的問題就是,阿里將來怎么解決社交和電商?蔡崇信回答,“這很難!”社交和電商是兩種不同的產品,在產品設計的時候要滿足用戶不同著眼點,同理,問母嬰平臺是工具還是社交是個偽命題。
工具也好,社區(qū)也罷,不論什么樣的產品,想要立足都必須滿足特定群體的特定需求,“C2B”或許是母嬰市場的新模式。85后的千魚元子副總經理耿衛(wèi)婷表示,“我非常贊同未來C2B是一種模式,這是未來電商采購方向的趨勢!但是如何將同品類和同性質的產品聯合在一起、如何加強彼此的交流是難點!
80、90后媽媽來襲:“品質”VS“個性化”
阿里和京東造就了中國無數的符號,互聯網被大家認為是一個很容易暴富的行業(yè),同事也使得大家很少關注高品質的產品和品牌?诖齼簞(chuàng)始人麥田坦言,中國離高品質還差得非常遠,“中國的育兒體系是一個很粗糙的,很爛的,從我自己的專業(yè)角度來看,我就覺得所謂的品質是一定要提供科學的,靠譜的信息,這是基礎。”
知媽堂創(chuàng)始人辛永健對母嬰產品的“速度”與“品質”能否同步產生疑問,“做自己的高品質產品,前提是這個產品做起來的模式,有些東西跟投資人在聊的時候,投資人要的是拿錢,把模式做起來的,投資人不給我錢,我的企業(yè)能不能活下去,我希望我的產品和服務被用戶所認可,這就是有速度和品質不一樣的東西。”
85后的耿衛(wèi)婷則覺得,個性化、差異化的母嬰產品更重要!艾F在真的不希望去買,再貴,再大牌,這不我無想要的生活方式,我想把我的女兒按照hellokitty一樣的撫養(yǎng),我們更加看重的是獨立設計師背后傳達什么樣的精神,和生活的含義,而不是這個產品本身品質的問題。”
O2O+P2P:互聯網思維做母嬰醫(yī)療教育的新嘗試
針對孩子的醫(yī)療教育這一塊,無憂草CEO左翼覺得,孩子天生都是好的,需要被教育的是父母,她認為,如果用互聯網的思維做教育,父母可以嘗試做“階梯式父母”,即,孕期三個月應該接受什么樣的教育,六個月接受什么樣的教育,爸爸媽媽一到這個階段要上網去接受這個課程,不一定參加線上的活動?梢哉垘Ш⒆拥哪棠桃黄饋韺W習,整個家庭在教育體系形成了同頻,就能夠對孩子的成長創(chuàng)造一個很好的環(huán)境。
張震覺得,不論是幼教還是K12抑或是醫(yī)療,脫不開兩個概念:O2O和P2P。線上的東西終歸要落實到線下;同時,互聯網的興起也在某種程度上打破了權貴現象,比如孩子生病了,則可以請一些有名的家教和醫(yī)生,免去權貴壟斷或者看病掛號難的困境。
有調查認為,到2015年中國母嬰市場規(guī)模有望達到2萬億元。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母嬰產品消費國,僅次于美國。但母嬰市場的前景探究仍舊是“路漫漫其修遠兮”,看有識之士們如何“上下而求索”!